近日,青岛科技大学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落下帷幕。经过韦德体育
初赛、学校决赛两轮激烈角逐,我院青年教师表现亮眼,斩获佳绩——牛得存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设计,荣获校级一等奖;刘延杰老师获得校级三等奖,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。
比赛筹备期间,我院注重发挥“以老带新、经验传承”的优良传统。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栋老师,在韦德体育
初赛阶段主动与参赛教师分享备赛经验,围绕教学方案设计、课堂互动技巧、教学课件优化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度交流,为参赛教师提供了针对性指导,助力选手高效备赛。
此次比赛不仅为我院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与成长的平台,更推动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教学能力的提升。结合本次比赛结果与过往竞赛成绩,我院牛得存(2025年校级一等奖)、王栋(2024年校级一等奖)、孙晓(2023年校级一等奖)三位老师成功获得2025年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遴选资格,为韦德体育
冲击更高层次教学奖项奠定坚实基础。
未来,我院将持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,通过教学竞赛、经验分享、名师指导等多种形式,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,为韦德体育
高质量教学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
获奖教师风采

牛得存,博士,特聘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青岛科技大学五层次引进人才。2014—2018年就职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,积累了丰富的产学研工程实践经验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6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,累计到账科研经费100万元。指导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2篇,实现了青科大电气学科研究生在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》期刊发文零的突破,所指导的研究生中2人次荣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。
教学心得:回顾备赛与日常讲授《电力电子技术》的点点滴滴,我深切体会到,一门优秀的工科课程,不应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,而应是一场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,感受科技之美、激发创新之魂的探索之旅。我努力避免“填鸭式”的讲授,致力于将书本上静态的电能变换拓扑,转化为动态的能量流动图景,通过设计动图让抽象的波形交织与能量传递过程变得可视、可感。

王栋,中共党员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青岛科技大学崂山学者、五层次引进人才,山东省青创团队带头人,IEEEPES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委员会(中国)电力线路保护分委员会常务理事,《Protec.Contr.ModernPowerSyst.》、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》期刊青年编委、青年助理编辑。2009年9月至2018年6月于山东大学攻读工学学士、工学博士学位,2018年9月来校工作。
教学方面:曾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青岛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,青岛科技大学(研究生)教学成果奖特等奖,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;指导研究生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青岛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。
科研方面: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项目1项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;企业合作科技项目累积到款300万元;以第一作者/唯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;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。
教学心得:电力系统专业课原理抽象、内容繁多,需以真实案例为锚点,化繁为简;穿插新型电力系统、新能源并网等行业热点,让学生看到知识应用场景,激发兴趣,建立专业认知,提升学习主动性。

孙晓,2015年毕业于中科院,获得博士学位,讲师,电气教研室工会组长。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横向课题3项,横向经费累计到账70万元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项,参与“十一五”大科学工程一项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,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,授权软件著作权5项。主持校级教改立项一项,荣获校级先进工作者,校级优秀工会干部,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。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得国家、省级奖项十余项。
教学心得:提升专业知识积累,拓展课堂学习内容,打磨教学授课技巧,丰富信息展现形式。以学生需求为中心,理论结合实践,科研引领教学,以期更佳学习效果。